1、下抛法2、上投法3、側抛法4、繩袋落點及再次的投擲5、拖回溺者6、收繩方式。
1、下抛法:A、右手抓住繩袋口并将束緊繩之扣環拉開,左手虎口緊抓住繩端,将繩索抽離袋口。B、一腳在前,一腳在後,另一手抓住繩袋口,由下向後提高。C、投擲時,抓住繩袋口之手的手臂用力向前依順時鐘方向快速擺蕩至八至九點鐘的方向,同時同側腳跟着身體向前跨出一步,順勢将繩袋抛出。
2、上投法:A、一手抓住繩袋口并将束緊繩之扣環拉開,另一手虎口緊抓住繩端,将繩索抽離袋口。B、一腳在前,一腳在後,然後使抓住繩袋口的手高舉過頭,将繩袋置于同側肩背後。C、投擲時,抓住繩袋口之手的手臂用力向上依逆時鐘方向快速擺蕩至11至10點鐘的方向,同側腳同時跟着身體向前跨出一步,将繩袋抛出。
3、側抛法:由于地形高度受限或上方有障礙物時,才使用此法投擲,抛投距離較近。A、一手抓住繩袋口并将束緊繩之扣環拉開,另一手虎口緊抓住繩端,将繩索抽離袋口。B、一腳在前,一腳在後,身體半面右、抓住繩袋口的手,虎口朝後,掌心向下,手臂伸直與肩同高并将繩袋置于身體後方。C、投擲時,緊握繩袋口之手的手臂随着身體向逆時鐘方向快速擺蕩至2至1點鐘方向,然後将繩袋抛出。
4、繩袋落點及再次的投擲:A、在靜水或激流中,投擲時繩袋落點 *好要超過溺者到其身體的後方,且伸手可及或近處,救者可在岸上收拉繩索或移動位置,以讓繩索靠近溺者,能捉住繩索或繩袋。B、如果溺者還是無法抓到,則馬上收繩,收繩時左手掌心向上,虎口朝前,右手将繩索快速收回置于左手掌虎口上面,在二十秒之内再作第二次投擲,需注意繩索不可糾纏在一起。
5、拖回溺者:當溺者抓到繩袋後,其中一手應先緊抓繩袋前端環扣,以免流失,雙手伸直緊抓繩袋,身體轉為仰姿,頭向上遊方向,并将繩袋置于 *前端;或身體轉為仰姿,頭向上遊方向,雙手緊抱繩袋并置于胸前;假如救者站在較高地方,溺者可采俯姿并将繩袋置于胸前,或手臂伸直緊握繩袋。
在激流激流中,救者可将繩索單圈繞在腰背上,等溺者被急救沖回岸邊時,邊走邊收接近溺者,或雙手輪流收繩,虎口朝内,掌心向下,或虎口朝前,掌心向上,将溺者拖回岸邊。切記,實施激流救生時,無論是救者或是溺者都不可将繩索系緊在身上,以免發生危險。
6、收繩方式:(收繩入袋前應将繩袋内外及繩索以清水沖洗幹淨)A、收繩時将繩袋置于二腿之間上,打開袋口,以左手食指和中指及大姆指撐開袋口,一手依序将繩送入袋内, *後将繩尾環扣留在袋口外,拉緊束緊繩扣環。收繩時不依序收入袋内,繩索可能會糾纏在一起發生,而再使用時會有繩袋抛不出去之狀況。B、收繩完成後,将繩袋口朝下,倒挂于架上。 水上救生繩袋規格繁多,有用于靜水救生、急流救生、獨木舟救生及船艇救生。繩索之長度有10M、15M、20M、25M、30M,繩索直徑有6M/M、8M/M、10M/M,繩索的抗拉力從120公斤到2000公斤都有。